Page 143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43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三)評量具體化:以次數、時間或其他可以量化的標準來客觀評量親師生共同檢核。


               (四)約定獎勵與行為後果:獎勵可多方共同給予,行為後果只由一方執行。                                                                    第五章

               (五)定期檢討修正:每天、每週、每月、定期檢討省思。
                                                                                                                     發展性輔導
               (六)結構化教學。

               (七)利用視覺提示,預告教學步驟。



                參   導師的個別輔導工作



                    導師是第一線最貼近學生的角色,也是發展性輔導的基石,導師和學生相處時間長且密

               切,最能適時提供學生有需要的關心和輔導,以下是導師與學生個別輔導的原則:

               一、建立良好關係:導師在輔導學生時,可運用增強、削弱等行為改變技術、傾聽、比馬龍效

                    應(教師期望)、同理心、生活關懷及陪伴等技巧,與學生建立正向關係,將較易取得學

                    生信任、跟導師合作。

               二、對學生問題行為採用正向觀點:相信學生的行為都是當下他能作的最佳選擇,導師的想法

                    會影響學生的行為模式,進而改變問題行為。

               三、採用具體的言語:在建立學生的行為習慣時,宜採用正向具體的語言,例如:告訴學生,

                    我們希望他/她做什麼?例如:「請慢慢走」、「請舉手發言」等。

               四、注意微小改變:學生的改變起頭常很微小,需要教師多留意,並對其努力的用心肯定。真

                    實反應學生微小的改變,將如同蝴蝶效應,可帶來進步的改變。寫在聯絡簿、告知家長的

                    肯定方式,對學生進步很有幫助。

               五、重視保密與倫理議題:和學生個別談話時,要留意談話環境是否能保密、不被人打擾,如

                    在教室進行會談,和學生談話的內容則盡量不要被其他無關者知悉。


                    不過如果導師輔導一段時間後,發現這些學生的問題行為仍未改善,而且可能有更多層面
               問題的處理,已超越自己的導師職責與專業能力時,就可考慮跟輔導處(室)人員討論,引入

               其他輔導資源協助。














 129                                                                                                             130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