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44
肆 班級輔導的原則
在班級中,陶養生活知能、促進生涯發展與涵育公民責任等,常是班級輔導的重要目標。
輔導教師若能與導師合作、共同討論,設計出能解決學校或班級常出現的問題之班級團體輔導
方案或課程,甚至與教師合作、一起帶領,成效將更佳。
一、實施時機
(一)當班級多數學生同時發生某些類型違規問題。
(二)當班級學生發生人際衝突事件(例如:肢體或語言衝突、霸凌、排擠)。
(三)當班級發生危機事件時(例如:有師生受傷、生病、去世)。
(四)當教師覺察危機徵兆時(例如:節慶活動、新聞社會議題或災難事件)。
(五)促進心理健康的知能。
二、實施功能
(一)協助學生以正確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學習與生涯的發展性議題。
(二)處理班級學生的常規問題,並化解人際衝突事件、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三)增加學生輪流分享、主動參與、分工合作的人際互動能力。
(四)增加學生自我保護和解決問題能力。
(五)篩選需要介入性輔導的學生。
(六)預防可能發生的行為問題。
三、實施方式
(一)導師可融入各學科教學活動中或獨立實施,例如:國語課程內容有關家庭的部分,利用
造句或作文來進行家庭教育的輔導課程實施,或情緒教育鑲嵌於國語課程中進行。
(二)利用導師或班會時間來進行,例如:班會裡進行優點大轟炸、作品發表會等。
(三)利用慶生會、同樂會,促進班級凝聚力。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