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62
(三)依據以上的內容,討論出受輔學生的輔導目標,輔導教師可在會談中協助親師理解其困
難,並給予協助受輔學生的作法,與親師建立彼此合作與信任的關係。
二、危機評估
輔導教師進行初步評估時,須特別注意學生是否有以下危機的狀況出現:
(一)學生問題涉及性別平等事件、兒童與少年保護相關的家暴或性侵事件。
(二)學生適應不佳與情緒調節欠佳所產生的憂鬱情緒或自傷、自殺行為。
(三)家庭發生重大事件,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甚至出現嚴重適應不良問題與行為。
當學生的問題涉及到不當的身體接觸、不當管教、肢體或精神的暴力對待,或被剝奪生命
中最重要的需求和依靠,喪失安全感、失親、侵犯身體的界限時,可能導致內在對世界信任感
的破壞,行為思想較可能極端,做出傷害生命、放棄自己的行為。有以上的行為和想法出現時,
輔導人員應提高警覺,立即進行危機介入與輔導。
參 開案評估會議
輔導人員將各班級提出需要申請介入性輔導學生,在蒐集資訊、完成初步評估與了解問題
類型後,輔導處(室)即召開開案評估會議,進行討論、篩選、分案與回覆的工作,以下分別
說明之:
一、討論
(一)在會議上,逐一討論每位導師申請輔導協助的學生,瞭解其問題行為、輔導需求、發展
性輔導的困境、申請輔導服務者的期待、相關輔導資源等。
(二)形成對受輔學生輔導共識:經由充分討論之後,彙整大家的資訊,形成對於受輔學生的
問題行為概念化,並建構大家對受輔學生的輔導共識。
二、篩選
(一)針對大家的共識,並評估學校目前的輔導資源,先篩選出不需要介入性輔導的學生。
(二)會議中對於只需要發展性輔導的學生,討論可以提供的輔導策略與資源。
三、分案
(一)會議上繼續討論,將受輔學生區分為介入性或需要處遇性及危機處理的類別。
(二)共同討論介入性或處遇性學生的輔導目標、輔導策略、輔導資源、輔導困境。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