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69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第六章
智慧小 BOX :在校園中兼顧保密倫理與合作關係
輔導教師須遵守輔導工作的保密倫理,因此不宜在公開場合(如:學年辦公室或
介入性輔導
其他人員會經過之地點)談論學生隱私,也不宜將學生隱私成為聊天話題、告知其他
不相關的人士。若輔導人員隨意將受輔學生在輔導過程中的談話散播出去,除了會嚴
重破壞信任關係,更將違反法律規定。
輔導教師可以這麼說:「你的導師非常關心你的狀況,這也是他為何找我來幫忙
你的原因。剛剛和你討論時,我發現你擔心的OO問題,如果有導師的幫忙,會解決
得更快、更有效。所以我可能在必要時會與你的導師討論如何幫助你。討論時,我可
能需要讓他瞭解你的一些狀況,可以嗎?」或是「你的導師剛剛和我預約想要瞭解你
的狀況,他似乎非常想知道他可以如何幫忙你。我想聽聽你的意見,你願意讓他知道
一些關於你的事情嗎?」如果受輔學生不同意,可進一步追問有那些狀況,他不希望
與導師分享,並與他一起討論可以如何處理。
參 介入性小團體
當輔導處(室)發現申請介入性輔導資源的受輔學生具有共通性問題時,可將具相似議題
的學生篩選出來,以小團體方式進行介入性輔導,一則有效照顧到有共同介入性輔導需求的學
生,再則可發揮相互學習、人際模擬演練,提升輔導成效。此外,在進行介入性小團體時,不
僅藉由成員間彼此間有共同想要克服的議題的共識目標來相互學習外,也藉由成員間的互動、
支持及社會觀察學習,增加學生的自我覺察、社交技巧及解決問題能力,提升其就學適應;並
且透過與導師、家長共同合作,幫助成員順利的在生活情境中運用新的解決問題方法,加速改
變成效。以下說明實施介入性小團體輔導的具體作法。
一、介入性小團體輔導方案規畫
介入性小團體輔導進行前,要先進行小團體方案設計,以下將分別說明介入性小團體輔導
的進行流程、設計重點、帶領原則、成效評估和國小階段常見的介入性小團體輔導議題: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