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72
(五)國小階段常見的小團體輔導議題
小團體輔導主題可以依據國小學生常見的情緒或行為問題進行規劃,以解決受輔學生所遭遇
的生活適應、學習或社交問題等介入性議題為主。國小階段常見之介入性小團體議題包括:
1. 學業適應議題:注意力控制訓練團體、學習技巧團體、問題解決團體。
2. 自我成長議題:自我管理團體、自我肯定團體。
3. 情緒管理議題:EQ 團體、衝動控制團體。
4. 人際關係議題:社交技巧團體、人際互動團體、人際衝突因應團體。
5. 性別平等與情感議題:關於愛情小團體。
6. 其他團體議題:例如,哀傷、失落、創傷性議題等。
三、介入性小團體輔導的實施
介入性小團體輔導實施大致可分為「團體前的準備」、「團體進行中」、「團體結束後」
等三部分,以下列點說明之。
(一)團體前的準備
1. 依所遇到普遍的共同議題設定小團體的目標、名稱、人數、團體進行的次數。如果團體
進行的時間僅有一節課,團體人數不宜超過 6 人(Masson 、Jacobs 、 Harvill 、Schimmel ,
2012 ),過去有些輔導教師為使團體容易進行,納入與團體目標不符之學生參與(例如:
無情緒困擾的學生被納入情緒困擾議題的小團體)。因其對團體目標無需求,缺乏參與動
機,有時反而造成團體帶領者的困擾,此外,讓無此輔導需求學生參與介入性小團體也有
違輔導倫理,值得注意。
2. 團體輔導室的空間宜單純化與重視安全,避免堆放不相干雜物與遊戲器材,以免增加活動
進行的危險度與影響學生專心參與。
3. 招募符合團體目標、有意願學習改變、且符合導師推薦標準的成員,若導師推薦但無參與
團體動機者,應先溝通,了解問題需求、提升參與動機,並尊重其意願。
4. 團體前備妥小團體輔導進行所需的教具、媒材與適當環境。
5. 輔導教師在團體進行前,若有需要可邀請導師與家長進行會談,釐清疑慮、蒐集資料、說
明團體目標、方案,以及需要配合的事項等。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