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75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1 )入班宣導方式
◎ 需要的時間:向導師預訂入班宣導的時間,一般會依據老師能提供的時間來規劃,可能 第六章
是 15 分鐘或半節課;盡量邀請導師能在現場協助,以利其瞭解與後續的參與。如果要
使用一整節課時,建議搭配發展性輔導的班級輔導。
介入性輔導
◎ 入班宣導的事前準備:可準備海報或 PPT ,宣導的內容可先與導師溝通,以設計符合該
班學生會想改變的需要(如解決目前班上學生正困擾的問題),以提高學生主動報名意
願與參加動能。
◎ 結合相關心理健康的宣導:入班宣導可以同時進行同一主題的心理健康知能的宣講活
動,也讓未能參加的學生獲得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能。
(2 )學年宣導方式
因為人數較多,最好預定一節課的時間,先宣導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再延伸到招募的
內容;可增加與現場學生的互動,兼顧招生說明與觀察學生反應。結束宣講時,輔導教
師若想及早確認學生報名的意願,可給予全部學生一單張、勾選式的報名表(如:附件
6-4 小團體輔導報名表),鼓勵很有意願想參加者勾選最高意願10 分,再預約時間面談,
了解學生需求。若未錄取,仍應依其輔導需求提供協助,如:信件輔導、個別諮商或親
師關懷等。
3. 請導師協助親師溝通
與導師討論出合適的 1 至 2 位學生之後,因導師對學生與家長更了解,關係更密切,宜請
導師協助向家長說明團體的目的與功能,其說明注意如下:
(1 )說明時宜採取正向的說法,強調學生主動報名參加團體的機會難得,預告對其學校學習
或生活適應的好處;導師亦應避免對參加成員標籤化,造成家長誤解而拒絕。
(2 )鼓勵學生練習跟家長說明,爭取參與同意;如果學生不知道如何溝通或有所擔心時,輔
導教師可以與之沙盤推演、模擬演練,協助他們練習為自己的需要做表達,如此作法
也有利於提升其參與團體的動機。
(3 )務必口頭溝通後,再提供家長同意書,請家長簽署。所有團體招募書及同意書,均需留
下相關聯絡人及聯絡方式,以備導師或家長查詢相關問題。
4. 確定團體成員後,分別對錄取與未錄取學生、以及導師(或科任老師)和家長寄發通知書。
通知書上應包含明確的團體時間與地點,並提醒每次均須出席。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