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185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五、與家長討論常見的議題

                    有些家長擔心受輔學生被標籤化,有些家長則期望藉由輔導調整孩子行為,以符合自己的                                                          第六章

               期待。表 6-1 是在進行介入性輔導時,與家長合作時常見的議題與可行之處理策略:

                                                                                                                     介入性輔導
                                             表 6-1  與家長合作議題與策略表

                  類型                                         合作方式


                           ◎   溝通重點可放在「輔導可以協助其子女正向部分的發展(如:潛能開發、提高 EQ 、增加自信、
                              多一個人關心與協助孩子等等)」。
                           ◎   勿聚焦在受輔學生的問題行為,避免引起家長更多的防衛心。
                 擔心孩子      ◎   試著先了解家長的擔心與期待,同理其情緒與為難處。
                 被標籤化         如果家長不同意其子女接受輔導,勉強與受輔學生晤談也可能只是引起學校與家庭雙方力量的
                 的家長          拉扯,因此,輔導教師要多花一些時間向家長說明、理解其擔心,並加以解惑與建立關係。
                           ◎   導師在班級經營與親師溝通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因此邀請家長到校會談應請導師出面聯絡,
                              先表達對受輔學生的欣賞,再以學校關心學生的立場,說出導師的擔心,強調說明親師與輔導
                              教師進行會談的必要,取得合作的共識並一同鼓勵受輔學生。



                           ◎   在晤談開始前先向家長解釋清楚保密協定之相關內容,以及遵守保密協定對其子女的好處。
                 想介入晤      ◎   試著自己先定期與家長聯絡,適度透露受輔學生同意分享的晤談內容或分享輔導教師的評估觀
                 談過程的         點以及對家長介入的建議,以解除其擔憂,不透露學生隱私,輔導教師可以告知家長學生的心
                 家長           理需求或是提供教養上的建議。
                           ◎   可以多鼓勵受輔學生自己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想法。




                           ◎   對於主動向輔導處(室)求助的家長,即使輔導教師評估受輔學生情形並不需輔導服務,仍可
                              以提供家長教養方面的諮詢。
                           ◎   家長主動求助通常代表其內心有許多情緒及疑慮。因此無論受輔學生在校表現有無問題,這可
                              能代表其親子相處有些狀況,可試著了解及同理家長的困難,並適時提供家長個人諮詢與相關
                              求助資源。
                 主動求助      ◎   有些家長期待改變孩子、卻無法透過管教策略達到目的(例如,期待孩子不要交男女朋友、不
                 的家長          要打電動、要努力唸書等),因此會希望輔導教師主動輔導其子女,朝其期待方向發展。面對
                              此種狀況,輔導教師可以:
                              1.  瞭解家長的困境並同理家長的擔心。
                              2.  協助家長瞭解在輔導過程中,與學生形成合作關係的重要性。
                              3.  協助家長處理與孩子溝通的困難,鼓勵家長與孩子溝通自己的憂心與期待,並與孩子取得學
                                業與其他面向生活同時發展的可能性。



                 對校方處      ◎   整合校園輔導團隊的人力資源共商解決策略,以避免溝通不良的情況下,形成學校與家庭間更
                 理有疑慮         大的裂痕。
                 及意見的      ◎   若遇到重大師生或親師衝突時,可邀請校外專輔人員或專家學者介入,以第三者客觀立場協助
                 家長           處理此部分。






 171                                                                                                             172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