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7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327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六、法治教育及品德教育
當明雄出現違規行為時,由學務處生教組長對他進行法治教育及品德教育,約束明雄的行為。 第十一章
七、個別諮商與輔導
(一)徵得家長同意
校園常見的個案輔導實務
教師分析輔導效益,讓家長知道接受個別諮商與輔導可以導正明雄之偏差價值觀,並對
於其外顯問題行為改善能提供正面助益。終得其父親同意明雄接受個別諮商與輔導。
(二)建立關係
明雄為非自願個案,且對於學校教師的約談極為敏感,不易建立關係,輔導教師以請明
雄擔任小幫手的名義,建立關係。
(三)同理與接納
明雄對於自己的偏差行為有其自我中心、似是而非的解釋,並對學校教師的說教感到厭
煩,所以輔導教師先同理、接納明雄的情緒,建立信任關係,讓他感覺到輔導教師願意
了解他的感受與想法。
(四)親職諮詢
輔導教師與家長晤談,表示明雄在家中因缺少認同與支持,因此朋友的邀約成為向外的拉
力。教師請家長增加親子溝通與家庭成員互動,強化家庭拉力。並告知家長停止以打、罵
方式管教明雄,以免明雄將內心的憤怒與恐懼轉為暴力行為,並複製對待班上弱勢學生。
(五)角色扮演法
在晤談過程中,透過心理劇的角色扮演,請明雄分別扮演同學、家人、老師,再透過角
色交換去體會別人的想法及感受,讓明雄了解到自己行為後果以及帶給同學、家人、老
師的感受。
(六)價值澄清法
明雄曾自述沒有人喜歡做壞事,但是面對自己的物質需求時,卻不惜偷竊或行騙。輔導
教師透過討論與價值澄清,增進明雄自我覺察能力,讓他發現自己想法上的矛盾,形成
改變的動力。
(七)訂定目標
明雄與輔導教師建立信任關係之後,對於自己常被學務處約談或做勞動服務的經驗,
313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