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79

國 民 小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肆   教師在輔導工作中的重要職責

                                                                                                                     第三章
               一、導師


                    導師在學生輔導的生態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導師與學生接觸最密切,也是影響最                                                          學校輔導人力的工作內涵與合作內容
               深遠的角色。導師是教育現場的第一線人員,對於班級學生的就學適應與身心發展扮演舉足輕

               重的角色。如果導師能及時發現學生問題,並適時連結校內行政與輔導資源,學生就能即時獲

               得適當的協助,對其身心發展將有極大的幫助。導師透過班級經營與管理、融入教學與學校活

               動,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的人格養成、人際關係與學業學習。因此,在推動學生輔導工作時,
               如何與導師密切合作是件很重要的事。有關導師在班級層級的發展性輔導工作具體內容,可參

               考本手冊第五章之發展性輔導工作。若希望獲得更詳盡之班級經營策略,也可參考教育部為提

               升教師輔導知能所出版之輔導計畫叢書電子書《得意的每一天:國小導師手冊》(連結網址為

               http://www.guide.edu.tw/book/book/book_02.html )。

               二、認輔教師


                    教育部自 83 年起,為鼓勵教師志願輔導適應困難學生及行為偏差學生,協助其心智發展,
               並培養其健全人格順利成長與發展,乃推動「認輔制度」。依據《教育部推動認輔制度實施要

               點》,全體教師均可擔任認輔教師。大致來說,認輔教師執行下列認輔事務:

               (一)晤談認輔學生:適時進行(建議每兩週 1 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


               (二)適時與彈性關懷認輔學生:可彈性運用方便時間(如晚上或假期進行)與常見聯絡方式

                     (如:通訊軟體、電訪關懷等,建議每月 1 次)。

               (三)實施家庭訪問、入家關懷:必要時進行,平日可用電話與認輔學生家長溝通。


               (四)參與研習,提升輔導知能:配合輔導處(室)安排,參與輔導知能研習、專業督導,與
                      個案研討會,以提升其輔導知能與效能。


               (五)紀錄認輔學生輔導資料:簡要摘記晤談、電話聯絡、家庭訪問大要等,除作為紀錄,亦

                      可作為後續敘獎及延續輔導之依據。

















 65                                                                                                              66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