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80
智慧小 BOX :認輔制度可以如何運作?
期初
可透過導師了解學生喜愛的科
目或教師,安排時以學生尊崇
開學一個月
或任教該班的教師優先。
依據學生特質與教師風格
認輔教師可運用邀請擔
由認輔教師主動開啟關懷 任小幫手的方式,和學
生建立關係,一起工作、
善用下課時間 溫暖陪伴。
三、各學習領域任課教師
教師每日都與學生有直接與密切的接觸,是校園中對學生最具有影響力者,其影響既深且
遠。當全體教師能在教學的同時作好班級經營,協助學生學習如何面對人際衝突、發展適切的
相處技巧,及與家長保持良好溝通,就是最好的發展性輔導工作。
除前述《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第 13 條、《教師法》第 17 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
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亦規範全體教師皆為學校輔導工作的主要人員,其工作目
標即為「提升學生正向思考、情緒與壓力管理、行為調控、人際互動以及生涯發展知能,以促
進全體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這些法源在在強調全校教師均負有推動與協助輔導工作的
責任,並凸顯輔導工作的全校性與全面性。此外,《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
導教師實施要點》規範輔導教師是介入性輔導工作的主要推動者,扮演「早期發現,早期介入
輔導」的核心角色,成為所有教師進行發展性輔導工作背後的重要支持力量。
除了上列人員,輔導處(室)可依據工作需求,邀集校內、外其他人士擔任志工,共同協
助輔導工作之推行,例如:熱心又具有輔導知能之家長、退休教師、大專院校輔導相關科系之
學生。因涉及保密及專業能力之倫理議題,須謹慎邀請,透過定期輔導知能研習與個案研討會
提升其輔導效能,輔導過程中亦需追蹤輔導進度,以維護學生權益。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