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102

(三)學生參與意願與動機很重要

                    1. 篩選適當的成員參與小團體輔導,才能發揮最佳輔導成效,可參考以下做法進行:
                    (1 )從介入性輔導的受輔學生名單與學生輔導資料統計分析,評估篩選有共同議題且適

                         合以小團體方式介入者。
                    (2 )透過心理測驗篩選有共同議題且適合以小團體方式介入者。

                    (3 )已接受個別諮商一段時間、日趨穩定但未達結案標準,具有共同議題的受輔學生。
                    2. 篩選成員時,可依「學生意願」、「導師推薦」、「家長同意」及「輔導人員面談」等

                      面向進行篩選。「學生意願」可篩選出有學習意願與改變動機的成員;「導師推薦」可
                      篩選出具介入性輔導需求的成員;「家長同意」除徵詢同意外,同時邀請家長參與;「輔

                      導人員面談」可篩選出有意願學習或有改變目標的成員。
                    3. 當「導師推薦」與「學生意願」不同調時,輔導人員可扮演協調者,有時促動學生向導

                      師爭取機會,有時鼓勵導師邀請學生參加,並把握機會引發學生參與意願,邀請導師一
                      同秉持耐心,逐步引導提升學生參與動機。

               (四)導師加入有助於發揮更大效能
                    1.  在成員招募與篩選階段,可先向導師介紹團體(含團體目標、時間、地點、次數等)、

                      說明成員篩選標準、強調導師參與的效果與價值、說明團體對學生的幫助及關照導師的
                      擔心與澄清疑惑等,以引發導師參與動機、形成合作。

                    2.  在啟動與導師的合作關係時,可先針對導師的「意願」與「能力」進行評估,再依評估
                      結果,以「雙贏做」和「聰明做」為原則,循序漸進地擬定與導師的合作目標。





                                     智慧小提醒:團體前成員篩選的重要性

                         團體前準備工作是影響團體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透過與成
                     員的面談或篩選工作,幫助成員做好參與團體的心理準備:
                     一、建立團體帶領者與成員間的關係。
                     二、澄清成員參與團體的目標與期待。
                     三、協助成員認識團體以及學習參與團體的適當行為。
                     四、了解成員參與團體的動機,引發其主動參與的願意與動力。
                     五、降低成員不利參與團體的因素。




               (五)家長參與有助於發揮加乘效能

                    1.  在成員招募與篩選階段,和導師一起協助家長認識團體進行方式  (含團體目標、時間、
                      地點、次數等)、強調家長參與的效果與價值、說明團體對孩子的幫助及關照家長的擔

                      心與澄清疑惑等,協助家長做好參與之準備並簽署家長同意書。







     93                                                                                                                                                                                                                                 94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