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111
國 民 中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第三節 系統合作
受輔學生所處生態系統的家庭成員、導師、校內行政相關處室人員、校外相關專業人員等, 第四章
共同組成學生輔導團隊。透過彼此的合作與分工,在受輔學生的生態系統中共同建構綿密輔導
網絡,承接其輔導需求,協助其達到良好身心適應,這正是 WISER 模式所強調的「系統合作」
介入性輔導
工作原則。輔導人員若能重視與團隊成員持續進行溝通及合作、評估工作成效、調整介入輔導
策略,達成共同工作目標,便掌握了發揮介入性輔導工作功效的關鍵。本節即以輔導處(室)
與校內外相關資源的系統合作,提出說明與注意事項。
壹 雙師合作
在國中階段,「導師」的角色對學生來說,是學校生活的主要照顧者,也可能成為學生生
命中的重要他人。輔導教師與導師間有計畫的「雙師合作」,對輔導成效有相當的助益,以下
提供雙師合作的參考做法。
一、經營信賴關係與合作默契
有些導師可能因為未與輔導人員合作過,或擔心到輔導處(室)協助學生申請輔導即代表
沒把班級經營好,故未替有輔導需求的學生申請輔導服務。因此,平時讓導師認識輔導處(室)
功能,有助於提升導師的合作動機,以下提出建議做法供參。
(一)經營專業形象與主動溝通
輔導人員平時應把握正式管道(如出席各年級導師會議、各領域會議)與非正式管道(如
積極參與校內各項活動、主動到各辦公室間走動),經營與導師的和善互動關係。此外,
輔導人員要盡量保持立場客觀與中立,展現主動溝通與解決問題的態度,皆有助於建立
導師與輔導人員合作的信心。
(二)聚焦問題解決為導師賦能
學生的情緒或行為問題是大多數教師都會面臨的挑戰,當學生出現適應困難或發生師生
衝突時,輔導人員可協助導師避免將問題歸因於自身,試著同理理解學生出現適應困難
與衝突的可能原因,找到問題的焦點、思考解決問題所需的資源,同時勿忘為導師增權
賦能,協助教師找回輔導學生的自信與能量,強化其轉介學生的動機。
(三)同理教師並帶動正向情緒
當導師對學生行為與管教問題感到困擾時,輔導人員要積極傾聽,肯定導師的付出與用
心,並給予充分的同理與支持,緩和其情緒。若評估導師有其個人輔導需求,亦可經其
同意後,協助轉介其他專業資源,或提供相關資源訊息,協助導師獲得必要的協助,贏
得對輔導人員的信賴。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