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112

(四)提供問題解決策略或輔導資源

                      對於教師所關注的學生問題,輔導人員可提供適當的問題解決策略,或可供運用的校

                      內、外資源,例如協助聯繫社工人員,陪同導師進行家訪或找到社會福利資源協助學生。
                      輔導人員若能針對教師提出之問題,盡快找到可用資源,回應導師需求,皆能深植專業

                      形象,增加導師主動求助的意願。

               二、了解導師協助學生申請輔導之期待
                    當導師協助學生申請輔導後,輔導人員至遲應於三天內有所回應,輔導人員可主動利用導

               師的空堂時間或是事前預約拜訪時間,與導師討論學生問題,且要留意使用深入淺出、易懂的
               語言,盡可能減少使用專業術語,以清楚了解導師轉介學生的期待。

                    輔導人員宜盡快展開對學生的評估,無論評估開案或不開案,輔導人員都應親自向導師說

               明評估結果,切勿僅透過書面表單來往。透過面對面的溝通討論,有助於輔導人員對受輔學生
               的問題更加瞭解,並與導師共同訂出符合其轉介期待的工作目標,同時也讓導師了解後續學生

               輔導介入計畫,提高教師的合作意願與信心。針對不開案的學生,也可以協助導師了解不開案
               的考量原因,並提供導師後續輔導的參考方法,或是改以持續提供諮詢的方式協助導師,以利

               維持雙師合作的關係。

               三、評估導師合作意願與輔導知能

                    輔導人員在與導師的晤談過程中,可以同時評估導師對於合作輔導學生的意願及其輔導知
               能。此有助於輔導人員規劃後續與導師合作的方式,並協助導師發揮角色功能。例如針對初任

               導師,可能需要提供較多具體策略;對於感到挫折無力的導師,則需要先同理、並於適當時機
               提供諮詢服務,幫助導師調整輔導策略或師生互動方式;對於有經驗且富有熱忱的導師,先幫

               助導師理解受輔學生的行為因素,往往導師即可有效能地協助學生。能知悉不同導師的輔導知
               能需求,也有利於輔導處(室)推薦適合的導師參加輔導知能研習。

               四、定期與導師討論輔導概況

                    輔導人員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建議定期與導師接觸,一方面提供受輔學生的進展,另一

               方面也更新受輔學生在班上的適應情形,並討論後續合作的方向。輔導人員可在討論過程中,
               提供受輔學生因導師的輔導作為而改善的訊息,或傳遞彼此的善意,幫助師生關係互相理解與
               正向發展。

               五、協助導師處理突發性危機事件

                    當班級出現突發性危機事件時,相關人員應立即動員、因應與處理,輔導人員要盡可能在

               第一時間,提供導師所需協助,展現輔導專業。藉由適時分擔導師壓力,讓導師有充分被支持
               與陪伴的感覺,增進導師與輔導人員之間的支持與合作關係。









     103                                                                                                                                                                                                                               104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