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146
參 處遇性個案會議運作
當受輔學生之問題越複雜,需要引入協助的資源就越多,以協助受輔學生在校就學適應與
未來發展。在《學生輔導法》第 7 條中指出學校各行政單位亦應共同推動與執行輔導相關措施,
必要時得結合外部相關專業資源的協助。因此,當我們協助學生解決問題時,除以前述跨專業
個案管理工作整合跨局(處)單位或不同專業的力量,針對學生問題核心,建立工作團隊與合
作共識之外,個案會議的召開與運作模式,更是影響資源合作成效的關鍵。以下就是否召開跨
專業合作個案會議的評估,以及召開個案會議三步驟提供輔導人員參考。
一、召開跨專業合作個案會議的評估
當學校已將受輔學生轉介處遇性輔導、引進外部各項適切資源之後,主責輔導人員和校外
輔導網絡人員均可考量受輔學生的狀況,決定是否召開個案會議。召開個案會議的考量因素,
包含為受輔學生提供服務的各專業人員,需藉由個案會議達成資源整合與分工,或是透過個案
會議提供各資源系統人員直接溝通、分享彼此的觀點與作為、相互支持,形成合作共識的機會,
並發展分工合作的策略,以提升輔導效益。
二、召開跨專業合作個案會議三步驟
處遇性輔導工作中所召開的個案會議,具有整合多種專業資源、建立合作平臺的目的。以
下分為三個步驟,針對召開多專業合作個案會議過程,提供相關做法與建議。
(一)步驟一:籌畫會議前應思考的問題
1. 確定召開個案會議的目的。
2. 具體列出個案會議希望達成的目標。
3. 思考所需使用的資源或邀請的人員。
4. 決定會議召開的形式或流程,例如家長參與會議的時間或進入會議的時機等。
5. 必要時可邀請專家參與會議。
智慧小提醒:參與個案會議人員參考名單
1. 學校人員:校長、相關處室主任、組長、導師、輔導教師、特教教師、班級科任教師、
認輔教師、學校護理師等。
2. 家長:父親、母親、主要照顧者等。
3. 校外輔導網絡人員:輔諮中心專輔人員、其他教育、社政、民政、警政、司法、醫
療等單位之相關人員。
4. 學者專家:嫻熟於受輔學生適應議題之諮商輔導、特殊教育、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
社會福利、司法等領域學者專家。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