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226
(二)生涯主題講座或研習
透過輔導處(室)與教務處共同規劃與辦理,包含升學宣導講座、技職教育宣導及職涯
分享、畢業生回娘家分享活動等,依演講活動內容及學生、家長、教師等宣傳對象的不
同而進行規劃,亦可邀請學生、教師或家長一同參與,以普遍推廣適性揚才的理念。
(三)學校或產業參訪
輔導處(室)舉辦社區學校參訪或產業參訪等活動,帶領學生探索與了解相關生涯資
訊。社區學校參訪包含學校參訪、實作體驗課程或技藝教育課程等,協助學生多元自我
探索,以對生涯進路有更具體的了解;另外,學校可善用所屬社區的企業與機構,作為
規劃參訪活動時的產業資源。
智慧小提醒:無可取代的學校本位特色活動
學校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在規劃生涯發展教育活動與課程時,可蒐集下
列向度資訊,作為規劃學校本位特色活動的參考。
一、本校過去五年畢業生的升學進路方向。
二、本校所在社區的教育資源、人力(家長、校友)資源。
三、本校所在社區的特性與特色經濟產業。
四、本校所在縣市的經濟發展特性。
五、本校學生家長的職業特性與對學生生涯發展的期待。
六、本校教師日常對學生行為的觀察。
七、本校學生性向與興趣測驗結果。
八、其他(如本校學生學業成績或需求特性等)。
總之,透過上述資訊的掌握,了解學生需求與可用資源,進一步蒐集社區企業或
機構相關資訊,於活動規劃時篩選出符合該校學生職涯興趣及需求的單位,主動以信
函或電話邀請,同時徵詢其協辦意願;或蒐集鄰近地區觀光工廠或社區產業資訊,如
桃園的航空產業、基隆的航海產業、雲林的農業等在地本位特色等,亦有助於推動生
涯教育之發展性輔導。
217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