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8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228

通便捷、技術型高中校數多,多採「合作式」技藝教育,由學校制定清楚具體的入、退

                      班機制,學生依規定自行前往合作單位、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機會;宜蘭縣由於區域內技

                      術型高中校數少、交通不便等考量則多為「自辦式」技藝教育,或學校需與鄰近大學相
                      關群科資源進行策略聯盟、邀請該科師資人力入校教學;基隆市則有學校融入社團時間,

                      與鄰近職校教師合作教學,提供學生職業群科社團選修。

               (四)學生參加技藝教育的上課方式

                      依據《國民中學技藝教育實施辦法》第 3 條,技藝教育課程上課方式分為:

                    1.  抽離式:於班級正常上課時間,將參加技藝教育課程之學生單獨抽出上課。

                    2.  專案編班:將技藝教育學生集合編成一班上課,採合作式方式辦理為限。





                          智慧小提醒:如何篩選出適合參加技藝教育課程的學生?

                       依據《國民中學技藝教育實施辦法》第 5 條:國民中學辦理技藝教育,應由導師、專任教
                   師或輔導教師諮詢學生及家長之意願後,填具技藝教育學生推薦表送輔導處(室)彙整,提交

                   遴輔會遴選適合參加技藝教育學生;學校進行推薦及遴選學生的過程,應依學生生涯檔案紀錄,
                   並考量相關領域成績與特殊表現、性向測驗、興趣測驗及輔導紀錄或職群試探評量的結果。學
                   校可透過多元的資料蒐集(資料來源的多元、資料類型的多元及資料提供者的多元等),以增
                   加篩選過程的評估力及預測性。以下列舉可作為技藝教育學生的評估與篩選的參考資料。
                   一、國中學生生涯發展紀錄手冊或生涯檔案
                       從學生參加社區高中職參訪活動、職群試探、生涯探索營等生涯試探活動後的興趣評分、

                   心得或想法,觀察學生對某項技藝的學習興趣;或透過學生的生涯檔案所蒐集之相關資料,以
                   了解其職業群科之能力或興趣傾向。
                   二、相關心理測驗結果

                       透過性向測驗或興趣測驗等相對較客觀的資料,分析其測驗結果以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性
                   向與興趣,發現自己可能適合發展的進路方向。
                   三、學校學習成果及特殊表現紀錄
                       參考學生的學業或生活常規表現、社團或幹部經歷、成績單、缺曠課或獎懲紀錄,及各項
                   競賽獲獎紀錄證明等,多元蒐集學生的興趣或能力相關資料,作為推測與其生涯進路適配性較
                   高的技藝教育職群之參考。

                   四、其他
                       學校可以蒐集學生相關自述資料,例如透過「面試或報名表的填寫」以了解學生參加動機、
                   家長的意見與期待。一方面評估學生參加技藝教育的想法、意願與家長的支持程度或可能疑慮;

                   另一方面學生也會在過程中,學習思考與評估自己的生涯考量與決定。










     219                                                                                                                                                                                                                               220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