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238
貳 整合校內系統合作進行生涯輔導
輔導人員在適性輔導介入性輔導工作過程,需評估並篩選有心理需求之學生進行生涯輔
導,並選擇適合其心理需求之輔導介入方式;同時需與受輔學生所在系統的導師、任課教師或
家長等重要他人合作。
一、生涯個別諮商
生涯個別諮商與一般性主題的個別諮商歷程相似,皆進行個案評估概念化、輔導介入、成
效評估等;惟輔導目標多聚焦於受輔學生的生涯相關議題上,例如受輔學生的生涯探索、生涯
發展方向或生涯抉擇困境等。
(一)受輔學生評估
輔導人員可透過諮詢導師或家長,蒐集受輔學生相關基本資料或與受輔學生進行初次晤
談,以評估受輔學生現況及其主訴問題之概念化,藉以釐清受輔學生生涯輔導目標。目
前進行此類個案之評估時,學校的優勢在於可蒐集到多樣化、即時的生涯輔導資料,例
如受輔學生的國中學生生涯發展紀錄手冊與生涯檔案、相關心理測驗結果等。
(二)個別諮商
輔導人員進行個別諮商時,若能有生涯諮商理論作為基礎,對個案的問題概念化或輔導
效能評估將更有幫助。值得注意的是,此類受輔學生可能伴隨其他尚待處理的議題,例
如學業、生活、家人期待、心理健康或家庭社經條件等問題,除評估其生涯議題外,可
留意是否還有其他影響其生涯發展的因素。
(三)轉回評估或引入資源
輔導人員平日需持續蒐集受輔學生對自我評估及其重要他人的觀察,以了解輔導成效。
若受輔學生因生涯議題引起的困擾已經獲得緩解,則可適時協助並轉回給導師,透過發
展性輔導協助,鼓勵其在活動參與或課程學習過程中,持續蒐集相關生涯資訊或參加職
群體驗活動進行生涯探索。若受輔學生接受介入性輔導後的狀況沒有改變,或需要更長
期諮商輔導的資源介入,則可考慮引進處遇性輔導專業資源的協助。
二、生涯小團體輔導
生涯小團體輔導與一般性主題的小團體輔導歷程有相似地方,例如從成員招募與篩選、設
計團體方案、執行團體與成效評估等;惟輔導目標多聚焦在受輔學生的生涯相關議題上,例如
探索團體成員的生涯價值觀、進行決策探索或思考未來生涯圖像等。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