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9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239
國 民 中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一)招募宣導
輔導處(室)行政人員可在學期初導師會議或其他大型學校會議,進行團體主題和目標
第八章
的宣導;後續由輔導人員進行成員招募並帶領團體。可透過導師推薦、學生報名、輔導
人員評估篩選後,邀請與團體目標一致且有動機學習的學生參加。
(二)小團體輔導
適性輔導
輔導人員執行小團體輔導,需在團體帶領前撰寫「團體計畫書」並設計「團體單元教
案」;團體執行歷程則可運用團體動力協助成員達成團體目標、同時回應並介入處理成
員的個人生涯議題。關於如何撰寫「團體計畫書」與設計「團體單元教案」,可參考《國
民中學推動生涯發展教育手冊》(2016 )。
(三)轉回評估或引入資源
輔導人員透過團體觀察與評估、整理分析每次的團體歷程紀錄、團體成員的團體前後測
測驗、及諮詢學生重要他人的觀察意見等,以了解及評估受輔學生接受團體輔導後的狀
況,據以安排該生轉回班級後,需進行之後續追蹤觀察事項、或酌予轉入個別輔導,持
續對該生的生涯議題進行個別化輔導。
三、校內系統合作
輔導生涯定向困難的受輔學生,其適性輔導工作常需進行校內系統合作。例如導師、任課
教師或家長進行生涯諮詢時,就需要與相關行政單位進行諮詢或相互協助,如教務處即可提供
升學資訊、輔導處(室)則可提供技藝教育課程資訊等。
智慧小提醒:生涯小團體的團體歷程紀錄
輔導人員在帶領生涯小團體時,團體內的每一位成員的「生涯樣貌」或是「生涯
困擾議題」可能存在著多樣性及差異性。因此,建議除了記錄當次團體進行歷程之外,
同時可針對每位成員的當次團體表現、該成員生涯困難議題的呈現樣貌等予以記錄,
以掌握每位成員參與團體的個別化差異。同時為兼顧受輔學生參與團體的隱私性與保
密性,輔導人員可將當次團體歷程紀錄表格設計為兩部分:
一、團體歷程紀錄:記錄當次團體過程,包含團體主題、內容、成員位置及互動特殊
記事等。
二、個別成員紀錄:記錄該成員的當次團體表現,包含其特殊行為表現、人際互動或
生涯議題反映等。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