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7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287
國 民 中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四)維持關係,重申晤談承諾
小麟難以維持穩定晤談時,輔導人員不因目前的拒學,而終止對小麟的關懷。採取與案母
第十章
會談,了解小麟在家近況,並透過通訊軟體表達對小麟的關懷。
(五)重整過去經驗,重新框架家庭關係
常見校園輔導案例
隨著信任關係建立,小麟能表達出被母親拋棄的想像、替代父親家庭位置的沉重壓力。輔
導人員幫助小麟覺察與家人的關係,調整與家人互動的方式。
(六)找出真實的需求,答案就在抱怨中
當小麟能夠表達出對家人的生氣、對自己身體狀況的失望,渴望被同儕所接納,輔導人員
透過動機晤談法,引導其產生改變的動能。
(七)催化改變、支持行動
當小麟出現願意就醫、重返校園的意念時,輔導人員協助澄清期待,並討論可能的困難與
具體可行的一小步行動,陪伴小麟嘗試突破,適時賦能(empowerment )。
二、S (系統合作策略):營造穩定涵容的環境
(一)召開個案會議
召集導師、輔導人員、生教組長、學校護理師與會,針對小麟的適應困難與心理需求進行
討論,建立共識與目標,並掌握各專業之優勢,擬定合作分工之輔導策略。
(二)擬定合作分工之輔導策略
導師持續鼓勵家長帶小麟到校;護理師協助評估學生健康狀況,避免立刻通知家長帶回,
增強其拒學行為;輔導人員提供每週一次心理輔導。
三、E (持續性評估策略):系統評估、動態因應
(一)定期開會檢討合作分工策略之成效,適時修正與相互支持打氣。
(二)輔導介入後,小麟穩定就學一個多月,但隨即因為學習挫折、家庭衝突,又開始繭居在家。
(三)輔導人員持續透過簡訊同理小麟處境,傳達學校老師的支持與關懷。
(四)工作對象轉向案母,提供其心理支持,並關懷小麟拒學期間需要的協助。
(五)主動家訪並提供彈性請假方案,再度搭起友善的橋樑。
(六)小麟就學狀況時好時壞,似有隱藏性心理議題,評估適時運用校外資源。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