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8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288

四、R (資源整合策略):整合校內外資源,調整生態系統

               (一)轉介輔諮中心,申請專輔人員(社工師),提供親子間良性互動的平臺。

                      1.  與家長建立夥伴關係:由專輔人員接手提供母親諮詢,使母親持續得到情緒支持。

                      2.  傳達真實需求:幫助母親釐清小麟的拒學原因,增進母親對孩子的理解與接納。

                      3.  鼓勵家長使用正向語言:適時進行親子會談,輔導人員引導母親對孩子的貶抑轉化為愛
                        與期待,同時協助孩子表達真實感受,母親藉由練習成為穩定的「好大人」。

               (二)轉介醫療與陪同就醫

                      藉由溝通使母親漸進式接觸醫療,減少就醫防衛,並催化母親正視小麟就醫需求,進而轉
                      診醫院,輔導人員協助掛號與陪同就醫、討論用藥疑慮與必要性。

               (三)申請仁愛基金補助醫療與交通費用,減少就醫阻力。

               五、3W (全校做、智慧做、雙贏做策略):為導師增能、班級輔導、創造雙贏

               (一)雙師合作:與導師會談了解小麟與同學互動狀況、曾採用之有效輔導策略。在小麟就學不
                      穩定期間,輔導人員持續與導師討論催化家長正視他身心症狀之方法。

               (二)凝聚班級動力:透過班級團體輔導,營造接納他人不同之樣貌的友善班級環境。

               (三)創造正向連結 : 小麟請假期間,恰巧進行人際互動課程,同儕主動給予小麟回饋,透過輔

                      導人員向小麟傳達,減少小麟對同儕評價的猜測,小麟得到回饋卡片後感動不已。




                伍    成效評估



                    半年來的輔導歷程,從拒學繭居在家,到小麟願意嘗試重返校園,母親也從否定孩子需求、
               多次抗拒就醫,到願意帶孩子就醫,並且學習重新認識孩子,這些進步都令輔導團隊欣喜。印

               象最深刻的是,小麟第一次在母親陪同就診時,雖歷經 4 小時等待,走出診間後卻漾起笑容,
               因為小麟確信了母親對自己的關愛,也為就醫能夠恢復健康而感到快樂。


                    學校與輔導人員在歷程中,扮演著涵容穩定的角色,不著急催促小麟返校,反而給予小麟
               充足重整自我、釐清拒學脈絡的時間,又小麟透過與輔導人員的正向人際經驗,重新肯定自我
               價值。當小麟表達想積極就醫、重返校園的需求時,學校隨即扮演催化者與支持者,綿密且持

               續地協助小麟,使得原本的拒學循環逐步逆轉,終能回到學校穩定就學。

















     279                                                                                                                                                                                                                               280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