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57
國 民 中 學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參 輔導處(室)與綜合活動領域教師之合作
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是推動發展性輔導的重要課程,包含輔導科、家政科、童軍科。為促成 第二章
合作,可在輔導處(室)內規劃綜合活動領域教師的座位,方便彼此聯繫交流;輔導主任、組
長與專、兼輔教師亦可積極參與領域教學研究活動,與綜合活動領域教師交流分享目前學生輔 學校輔導工作組織運作
導工作重點與樣貌,以利適時將輔導議題融入於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中。
因應十二年國民教育新課綱在教育方向的演進,綜合活動領域的教學規劃與輔導工作之整
合顯得格外重要。以下分別說明輔導處(室)與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之三科教師的合作做法。
一、輔導科
課程主要內涵包括生活輔導、學習輔導與生涯輔導,並且融入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等議題,是發展性輔導的主力。教師可針對校內學生常見的適應問題設計輔導課
程,以提升學生正向思考、壓力因應、情緒與行為調控、人際互動以及生涯發展等能力。並在
教學情境中,近距離觀察學生班級適應與身心狀態,適時提供導師、專輔教師相關資訊,為協
助推動介入性、處遇性輔導工作的重要合作夥伴。
二、家政科與童軍科
與家政科、童軍科教師之間,可共同研擬出學校本位之領域活動,提供學生統整性、一致
性的學習和省思。例如:雙方研擬出「快樂做善行,行善好快樂」的學校本位課程。以綜合活
動課程為主、學校活動為輔(教師與家長知能研習課程、教師節感恩善行敬師活動、校園善行
攝影比賽、輔導刊物善行專區等),輔導處(室)提供行政資源,營造親師生行善的氛圍,建
構友善校園。
肆 輔導處(室)與導師之合作
導師良好的班級經營,就是最好的發展性輔導。因此,支持導師維持良好的班級經營成效,
就是協助受輔個案學生擁有友善的生態系統,有助於輔導成效的延續。平日輔導處(室)應持
續宣導服務流程與機制,讓導師了解向輔導處(室)尋獲支持之方式(如可在何時、何種狀況,
向何人求助)。此外,也建議輔導人員,時常到導師室走動,主動關懷導師、發掘導師需求、
提供相關諮詢、討論因應策略等,幫助導師跳脫學生行為問題表面(What)、理解學生心理
需求(Why),以提升導師的輔導知能(How )。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