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78

(一)規劃階段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之附錄皆附有「議題融入該領域/科目課程

                      綱要說明」,可提供輔導人員了解議題實質內涵以及融入領域學習重點示例,輔導人員
                      可透過領域/科目內容之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進行議題之融入,落實發展性輔導

                      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之目標。

                   2.  在規劃與實施時,可融入總綱所列議題。檢視各科教科書,評估發展性輔導議題適合融
                      入的單元,並透過共同備課時間,討論融入教學方式。


                   3.  評估學校本位需求,發展主力輔導議題,形成校本輔導特色。

               (二)實施階段

                   1.  實施議題教學時,可以學生經驗為中心,選取生活化教材,並掌握議題之基本理念,連結領
                      域/科目內容,以問題覺知、知識理解、技能習得及實踐行動等不同層次循序引導學生學習。


                   2.  可將人物、典範、習俗或節慶等加入教材,或採隨機教學,並於作業、作品、展演、參觀、
                      社團與團體活動中,以多元方式融入議題,經由討論、對話、批判與反思,使教室成為
                      知識建構與發展的學習社群、增進議題學習之品質。


                   3.  可邀集對特定議題有興趣的教師,進行共同討論、備課,發展融入議題課程教案,逐漸
                      形成教師社群,以教師社群為起點,逐漸蓄積教師研發專業能量。

                   4.  邀請校內外的典範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及有效實施策略,提供教學示範。

               五、發展學校主題性輔導課程與特色活動


                    規劃學校主題性課程或特色活動之發展性輔導工作時,可參考以下原則:

               (一)活動方式、內容符應發展性輔導目標,勿流於形式。

               (二)借力使力,結合校內外資源推動以達事半功倍之效。例如邀請校友對學弟妹分享學習經
                      驗、或結合社區在地資源進行主題性宣導課程。


               (三)從規劃階段即邀集導師、科任教師及輔導人員參與討論,以利設計方案貼近學生需求與
                      營造良性團隊合作。

               (四)鼓勵教師自發規劃學習活動,行政單位盡可能提供其所需支援與資源。



















     69                                                                                                                                                                                                                                 70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