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148

(五)專家學者提出看法與建議。


               (六)會議討論並決議共識事項。

                    根據教育部國教署頒布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輔導特殊事件學生應注意事項》,學校召

               開個案會議時應審酌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家長照護能力與管教態度、學生有無中途輟學、中

               途離校、犯罪或其他相關重大事由,作成決議。其決議內容可包括:1. 學生基本資料及問題
               描述;2. 心理評估或學習評量;3. 輔導需求或期待;4. 教學及行政支援服務;5. 系統合作具體

               方法;6. 轉介之需求評估。


                    為發揮個案會議的最大效益,建議輔導人員在會議召開之前需先確立會議目標,並於會
               前積極與相關人員先行籌畫、準備、協調與充分溝通,以促進個案會議共識凝聚、並強化校

               內各處室的連結,使受輔學生所屬生態系統當中的相關次系統間更加合作。茲整理校內個案

               會議參與成員與其角色任務如表 4-8。


                                       表 4-8  參與校內個案會議的成員與其角色任務


                  參與會議成員                                         角色任務
                                  1. 擔任會議主席。

                                  2. 正向建構個案會議目的,以受輔學生福祉為最大考量,將本會議定位為

                                     目標和行動導向,鼓勵各處室人員共同合作,多使用正向及肯定的語
                                     句,朝問題解決方法之討論,避免使與會人員產生罪惡感或被指責。
                      校長
                                  3. 掌握會議重點:(1)聚焦問題;(2)問題解決方式及方向彙整;(3)
                 (或輔導主任)
                                     資源分配與整合;(4)針對無法立即解決之問題,提供近程、中程與
                                     遠程規畫,整合各種可能之協助方法。

                                  4. 以一校之長的領導者角色,綜整輔導策略及問題解決方法,對內能激勵
                                     相關處室同仁和輔導人員共同努力,對外能鼓勵並感動家長一同合作。


                                  1. 會議前瞭解各方立場,協調與溝通會議目標。

                    輔導主任          2. 協助與督導主責輔導人員分析各項問題解決方案,研擬有效輔導策略。

                (或個案管理者) 3. 建構校內跨處室合作模式,彙整校內外行政資源。
                                  4. 分析各項解決問題方案。


                                  1. 提出受輔學生在校行為觀察與學習、生活等狀況描述。
                 受輔學生的導師
                                  2. 共同協商輔導策略與目標設定。
                   及任課教師
                                  3. 協助執行輔導策略與問題解決。


     135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