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7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207
高級中等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第三節 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的操作實務
第六章
制定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管理辦法後,實務操作層面常需各校發展合宜之具體策略。本
節討論學生輔導紀錄 B 卡及輔導紀錄的撰寫、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的回收及應用、以及當學
個案管理、輔導資料建置與運用
生輔導資料與紀錄遇到調閱/函索時的操作原則及具體策略。
壹 學生輔導紀錄 B 卡及個案輔導紀錄的撰寫
不同單位對於「如何撰寫」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有不同的管理規定,例如導師填寫的學
生輔導紀錄 B 卡、輔導人員之輔導紀錄或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專業輔導人員之輔導紀錄等。
一、撰寫目的
撰寫學生輔導相關紀錄可呈現學生輔導工作之脈絡,提供後續輔導策略訂定之參考,很
是重要。特別是在面對重大或危機事件時,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可快速了解學生狀況,有助
於進行危機處理。為降低資料與紀錄可能違反保密原則及個人資訊洩漏,兼顧對輔導工作及
受輔學生之最大利益,建議在撰寫紀錄之前,需先思考潛在讀者。若撰寫者事先預想紀錄揭
露後的潛在讀者,並在當下謹慎記錄之,則可降低違反保密風險或個人資訊洩漏之可能性。
潛在讀者如下所列:
(一)學校主管或行政人員因職務而有管理需要(組織需求)。
(二)輔導人員欲了解過去輔導概況或召開校內個案會議時(輔導專業需求)。
(三)外部單位需求,如:法院或新就讀學校來文函索(跨專業合作或轉銜需求)。
(四)受輔學生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所請求時(受輔學生及其家長需求)。
(五)學校進行學生輔導相關評鑑或個案研討時(評鑑與研究需求)。
綜合上述,可知學生輔導資料與紀錄的「潛在讀者」十分多元,而關於資料之管理,須
由學校行政人員肩負管理責任並於法定職權內進行,請參考本章第二節。
二、撰寫原則
(一)訊息最少揭露原則
1. 切忌流水帳式的文字描述。
2. 不宜透露過多個人隱私資訊,例如:住所、姓名等。
3. 簡明扼要,記錄重點在事件主訴、評估、介入方式及成效等。
(二)今日事今日畢
1. 當次晤談或介入後能立即撰寫相關紀錄,請盡量於當日內完成。
2. 相關紀錄拖延時間越久,致有訊息錯誤風險越高。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