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30

介入性輔導 (ISE)

                                          個別化介入、系統合作、持續性評估
                                    經發展性輔導仍無法有效協助之學生,依其個別化需
                                    求訂定輔導方針,提供諮詢、個別諮商及小團體輔導
                                    等措施,並提供評估轉介機制,進行個案管理及輔導。





                          發展性輔導 (W)                                           處遇性輔導 (R)

                      全校做、聰明做、雙贏做                                                 資源整合
                    針對全校學生,訂定學校輔導工                                      經發展性及介入性輔導仍無法有
                    作計畫,實施生活輔導、學習輔                                      效協助之學生,結合心理治療、
                    導及生涯輔導相關措施。                                         社會工作、家庭輔導、職能治
                                                                        療、法律服務、精神醫療等各類
                                                                        專業服務。





                                                 至少 80% 參與者受益

                                    圖 1-2  WISER-2.0 版之學校三級輔導工作模式架構圖


                貳   WISER-2.0 學校三級輔導工作運作模式的內涵


                    WISER-2.0 模式與 102 年所研發的 WISER 模式的架構大致類似,經過數年的試驗,累積更
               多生態合作策略(如個案管理流程、更多跨處室與跨專業間的合作 SOP 流程),以及全局思

               維的 WISER 運作思維。新版模式之主要差異,在於 know-how 策略更加細緻與精準。WISER-2.0

               模式的 3W 原則,維持原本之「全校做」原則,強調發展性輔導須先考慮到實施效能是否能對

               學生達到「預防於先」的「聰明做」原則,然後再進一步考量到如何創造「雙贏做」原則,

               讓此發展性輔導工作得以永續經營,至少有 80% 參與者受益。以下將簡介 WISER-2.0 模式內容。


               一、簡介 WISER-2.0 模式

                    與 2013 年的 WISER 模式類似,「WISER-2.0」也是運用 W-ISE-R 來分別代表教育部之學校

               三級輔導架構之核心意涵,其中「W」代表發展性輔導工作要做得好,需把握全校做(Whole

               school principle)、聰明做(Working smart principle),以及雙贏做(Win-win principle)之 3W 原

               則;介入性輔導工作強調須重視個別化介入(I:Individualized intervention)、系統合作(S:
               System collaboration)和持續性評估(E:on-going Evaluation)等三項核心原則;處遇性輔導則

               須把握整合校內外多元資源(R:Resource integration)之原則。

     17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