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118

3. 測驗管理

                      在測驗使用的專業倫理上,因其屬學生之個人資料,其隱私須被嚴密保障,學校在保存
                      場所與保存方式應採專櫃上鎖與專人管理方式;依《心理師法》規範執行業務之紀錄應

                      至少保存 10 年,測驗資料之銷毀亦應依各校檔案管理相關法規為之,並做好使用與銷
                      毀的完整紀錄。目前許多測驗均發展電子版或網路版,提升施測的方便性與計分、結果

                      報告的便利性。諮商輔導中心(組)使用電子版或網路版測驗可能涉及學生資料的隱私
                      保護議題,建議可在採購測驗前詳閱出版社的隱私保護政策,若仍有疑慮或可要求出版

                      社提供保密聲明書,確認對學生的隱私保護。


               二、危機評估

                    不論學生來源是自行前來或他人協助申請輔導,在初次晤談的問題評估時,除了進行一般
               性評估,也須評估其危機狀況和程度,若學生在危機狀況則轉為處遇性輔導措施,啟動個案管

               理機制,並轉介醫療資源與諮商安排。以下為危機評估向度,詳細評估方式請見第六章第二節
               之危機程度評估機制。

               (一)自我傷害傾向:自殺意念、自殺計畫、自傷行為、從事危險行為、缺乏社會支持系統,

                      學生處理未竟事務(把重要東西送人、彌補過去虧欠)。
               (二)傷害他人或反社會傾向:企圖殺害、傷人、恐嚇威脅他人、曾有攻擊及傷害他人紀錄、

                      殘酷虐待動物、刻意毀壞物品等。

               (三)遭受他人傷害風險:被威嚇、恐嚇、言語騷擾或行動跟蹤等可能遭受他人傷害之風險。

               (四)疑似或確診精神疾病:憂鬱症狀、焦慮症狀、躁鬱之躁症狀、認知障礙、妄想妄聽等。

               (五)涉及違法或法律事件。
               (六)創傷經驗:遭受嚴重失落或創傷事件、罹患重大疾病、喪失親朋好友、分手、重大災害

                      或意外事件。

               (七)涉及性平事件:涉及或遭受性騷擾、性侵害或性霸凌事件等。

               (八)學期成績疑似或曾經 1/2 不及格。



                肆 派案、形成輔導計畫




                    當學生來到諮商輔導中心(組)進行初次晤談後,專業輔導人員將會依照校內個案管理模
               式進行派案。有些學校依學院、系所建立個案管理制度,有些學校則透過召開派案或個案管理
               會議,經討論後再分配給適合的專業輔導人員。

                    主責專業輔導人員與受輔學生接觸後,便依據個案評估結果,訂定適當的輔導目標,採取

               積極可行的輔導策略,規劃輔導成效評估的時間點及方式,以形成介入性輔導計畫。



     109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