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20
之重要影響力,是促進大專校院輔導工作發展之重點。
成效評估是一持續性且動態的歷程,而這過程包含了兩個重要目的,一是評估
(evaluation),也就是評估過去的工作成果或表現,做出具體的評價;二是指導(coaching),
是針對未來的目標與願景,爭取必要的協助或整合其資源。而成效評估也與輔導工作願景(詳
見貳、大專校院輔導工作的願景)是相互結合的,從規劃到執行、評估、檢核,是持續且動態
的過程。輔導成效評估的來源也包含許多面向,如第一類組織與行政方面從訂定輔導工作計
畫、訂定具體可行的工作目標、編列預算、人力的編制與應用、校內外資源整合為輔導工作所
用等皆為輔導成效可呈現之向度; 第二類專業服務方面包含發展性輔導、介入性輔導、處遇
性輔導工作內容的執行與成效檢核,例如校園心理衛生推廣活動的成果、個別晤談回饋、滿意
度調查等也可納入績效展現之項目;而第三類則可以從系統間的合作面向切入,包含其他單位
是如何看待諮商輔導單位、其他單位與諮商輔導單位的合作經驗、家長對諮商輔導單位的認同
等。由上述也可知成效評估與績效展現包含面向相當廣,呈現方式也因各校狀況彈性調整,為
更貼近各項輔導工作成效評估之內涵,後續各章節也會再詳述之。
而提到如何具體評估輔導工作之成效,現況都還是偏向以結果導向而非投入導向的評估,
所謂結果導向就是將預算編制、人力配置、活動成果報告等視為績效展現,較少關注到這些投
入和結果之間的關係,其後續將於第十章詳談所包含之相關概念與重要面向。
三、專業訓練之重視與推展
社會的日益變遷,使得學生的議題也越來越複雜及多元,諮商輔導中心(組)不僅在服務
的範圍逐漸擴充,服務的對象也越來越多元化,除了在校的學生,有些學校也將教職員、校友
等也納入在服務的範圍內,諮商專業的推展及訓練更為重要。
臺灣大專校院諮商輔導中心(組)的設置與學生輔導工作的發展,迄今各校在推動上仍有
不同程度與面向的困難,可能遭遇的困境包含角色定位與功能的侷限或不受重視,例如侷限於
專業輔導人員角色,而較缺乏其他延伸性角色的專業訓練,或身兼龐大的輔導行政業務,以及
輔導人力編制上的問題。一般人對學校輔導工作雖有更多認識,但對於實際運作方式、對象與
輔導內涵等仍存在許多誤解或期待,而使得學校輔導工作推展仍有困難。
美國學校諮商人員學會(ASCA, 2003)提出高中以上學校的輔導功能在於協助學生蒐集
資訊、發展對自己、他人以及環境的態度,以使獲得最佳的成長與發展,除了提供諮商服務,
其他如諮詢、研究、督導、協調等,也是大專校院專業輔導人員的工作內涵。ASCA 更針對學
校輔導人員之工作時間,認為應該至少 70% 以上的工作時間從事學生的直接服務(徐西森,
2013)。因此在三級輔導工作的比例分配也應做適切的調整及前瞻性的規畫,加以推廣和服務
多元族群,學生輔導工作也須依社會現況的變化、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同需求而調整方向,提供
適切的服務(許鶯珠,200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