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74
(二)會議時機
一般而言,學生輔導工作委員會每學年至少開會 2 次,但開會時機亦與會議主題及各項行
政運作模式有關。實務上,常在第一學期的期初召開會議,審查全年度輔導工作計畫執行成果
及新年度之工作計畫;在第二學期末召開會議,審議輔導工作計畫執行成果及進行輔導相關議
題之討論。建議參考學校經費預算採行會計年度(1 至 12 月)或以學年度,作為召開會議之
參考時間點。
貳 結合教務推動之輔導工作
教務工作因涉及學生課業學習成績,因此,辦理推廣活動最容易吸引學生注意。此外,辦
理學生輔導活動若能配合教務工作的需要,再加上諮商輔導中心(組)對學生輔導需求的瞭解,
及對學生溝通要領的掌握,往往可達成雙贏的成效。
一、與通識教育中心合作
(一)活動主題與形式
生命教育相關活動。如:生命故事徵文、微電影競賽,專題講座,社會福利機構參訪、服
務、協助義賣等。
(二)說明
通識教育中心有各種專業教師與相關學術資源,但常缺乏活動推廣之行政人力。諮商輔導
中心(組)具有專業人力及學生志工團,若能發揮各自所長,相互合作,再加入其他相關單位
(如:資源教室、服務學習課程及校內服務性社團等),便能將生命教育的推廣活動辦得兼具
深度與廣度。
二、與教務處或教學發展資源中心合作
(一)活動主題與形式
學習效能、學涯規劃等相關活動。如:教學助理溝通訓練、壓力與時間管理訓練,學習效
能工作坊,合作學習工作坊等。
(二)說明
在大學新生的適應問題中,對大學的教學與學習方式的調適常是學生主要問題來源之一。
教學發展資源中心希望提升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成效,因此會辦理相關活動,但有時並不清
楚學生實際的困難與需求在那裡,而諮商輔導中心(組)在個別與團體諮商輔導的經驗中,已
累積許多對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瞭解,因此可協助活動規劃設計,並利用合作授課或帶領活動
的機會,引入輔導理念。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