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83
大專校院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表 4-1 大專校院常見發展性輔導活動辦理重點舉例(續)
活動型式 工作內容 系統合作 重點提醒
第四章
1. 目標:了解自殺防治的重要性及自殺防治守門人的概念、懂 1. 若運用會議時機辦理,亦
得辨認自殺高風險的指標及徵兆、能實際應用簡式健康量表 可濃縮將重點放在「辨認
(BSRS-5,俗稱心情溫度計)、能對自殺高危險群有適當回 自殺高風險的指標及徵
應,並懂得尋求適當資源協助或做轉介(摘自:自殺防治中心 兆」視情況而定。
網頁)。 2. 課程內容最好多以案例說 發展性輔導
2. 主題設定:為避免使學生有黑暗負面聯想而排斥,主題名稱可 學務、教務單位與 明及增加情境模擬演練,
自殺防治
改為「守護天使訓練」、「珍愛生命守門人」等,接受度較高。 學生接觸較多之人 才能加深學生印象,確保
守門人
3. 選定時間與地點:最好在開學初,甚至開學前完成訓練,以因 員、導師、各班班 訓練品質。
訓練
應開學後,新生入學面臨的環境適應壓力可能有的風險。有學 長、輔導幹部等 3. 具備相關知能者愈多,自
生輔導幹部設置的學校,可在幹部訓練時機安排訓練。教職員 殺防治的預防效果才能愈
工可運用開會時機辦理,如導師會議。 好,因此,在經費許可之
4. 活動辦理:可比照講座辦理模式,搭配實務案例,進行示範演練。 下,盡可能增加辦理場次。
5. 成效統計:建議訓練活動結束之前進行小測驗,才能了解成效,
不能局限於滿意度回饋問卷。
1. 主題訂定:針對輔導主題設計,如性別平等海報比賽、性別平 1. 競賽辦法要盡可能考慮仔
等標語競賽等。 細,以免事後難以解決,如
2. 擬定競賽辦法:針對競賽作品之創作理念,作品規格限制,徵 辦理微電影競賽,若參與件
件期限,作品繳交、評審與獎勵方式,獎勵名額,版權與抄襲 數過少,是否可以從缺,要
問題處理等,最好都要有明確之規範。 預先設想,以免造成爭議。
3. 編列經費:獎金、評審費、印刷費(文宣、作品集等成果印製 1. 中文、文學、美 2. 可參考政府或民間社團辦
等)、獎狀獎牌製作費、頒獎典禮場地布置費、相關工作人員 術、影像、傳 理相關競賽之辦法,或洽
徵文、 工讀費、餐費等。 播、設計類科教 詢相關專業教師比較周延。
海報、 4. 撰寫活動計畫上簽:需考量此類活動辦理期限需要較長時間, 師或系所。 3. 牽涉到給予學生競賽獎金
攝影、 最好提早上簽。 2. 小說創作社、電 的活動,必須特別小心,
微電影等 5. 活動宣傳與徵件:此類活動若不安排較長期程,難有好的作品, 影社等相關社 因為一般補助規定會有金
創作競賽 最好將宣傳及徵件時間拉長至 1.5 個月以上。 團。 額上限,包括個人或團體
6. 評審:可由校內相關科系教師擔任,或請民間相關協會、學會 3. 校外攝影學會、 獎勵。
支援。 導演協會等。 4. 最好在擬定競賽辦法時,
7. 表揚與獎勵:最好有公開的表揚方式,由於大專校院活動繁多, 就確定評審並溝通好選拔
有時會簡化甚至省略頒獎表揚的儀式,如此便減少心理衛教推 標準,以免評審時,評審
廣機會,殊為可惜。如果因為經費預算限制,可利用校內其他 對選拔標準有意見,增加
活動或大型集會開場時辦理,增加學生的榮譽感,亦可達到教 評審作業難度。
育推廣目的。
1. 目的:主要針對特殊群體主要的心理需求,提供完整的心理衛 針對特定群體辦理的心理衛
生服務,以促進其心理健康;並可藉此了解特定群體的樣態, 生系列活動,最主要目的就
以利訂定後續的輔導策略。 是為了照顧到他們主要的心
2. 選定主題:必須符合特定對象之需求,如針對大一學生,如何 理需要,因此就必須設計有
建立人際關係、如何因應大學教學與學習方式之改變,這類主 趣多元的複合性活動,且要
題可能會比較符合學生需要;如針對研究生就可能對焦在如何 大力宣傳,希望參與者越多
面對課業與論文壓力、如何與指導教授溝通等議題。 越好。如此才能發揮效益,
3. 活動方式:必須考量對象的喜好,如大一學生較喜歡多一些人 並從其回饋資料中,得到有
際互動與趣味性的活動,因此可以舉辦較大型的營隊並帶入團 代表性的數據資料,有助於
針對特定 康遊戲;高年級或研究生就不需要人太多,比較喜歡多一些深 未來輔導策略的擬定。
對象之 入的討論分享,就較適合以小團體或工作坊形式辦理。 因此,要妥善運用這樣的機
各系系主任、所長
心理衛生 4. 活動內容:如能依據其需求設計多元的內容組合成系列活動, 會透過活動回饋問卷、意見
系列活動 更能達到推廣效果。如大一針對人際、學習與生活適應;應屆 調查、心理測驗、有獎徵答
畢業生針對未來生涯規劃與抉擇或壓力管理等。 等各式工具,廣泛蒐集資訊,
5. 活動辦理:如果針對大一到大三學生,事前的宣傳與活動設計, 才能有利於未來輔導工作推
可依照前項所述的活動辦理方式;但若針對應屆畢業生或研究 展。
生,則必須考慮到他們較忙碌,也較少出現在校園裡,海報或
校園網路公告不見得能吸引到他們的目光,最好的方式可能還
是要透過該系所導師協助安排,或直接進入班級所屬的社群平
臺宣傳較為有效;且研究生時間有限,不太有空閒能參與活動,
因此可採取電子報、線上調查與提供研究生求生秘笈等文宣發
送形式進行(修慧蘭等,2011)。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