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88

6. 臉書等網路傳播:近幾年因網路與電子媒體發達,諮商輔導工作可利用網路及社群媒體

                      傳播,例如可以運用 LINE 群組或 Facebook 粉絲專頁功能傳播輔導資訊。宣導海報也
                      可轉型為校園中各液晶顯示螢幕上的動畫或短片。

               (二)輔導影片
                    微電影是近年很夯的影像類型。由於微電影拍攝的成本低廉,且拜設備進步之賜,製作速

               度又快,因此逐漸形成校園普遍利用的資訊宣傳形式,只是若希望有好的品質,還是需要有影
               像技術專業的人員協助拍攝與後製。目前很多大專校院都有招募或培訓影像創作人力,因此,

               諮商輔導中心(組)若想運用這樣的新興媒材進行心理衛生推廣教育,可結合校內大眾傳播相
               關科系;無相關科系的學校可尋求校內教學資源/發展中心,或圖書資訊館的影像專業人員幫

               忙,再結合相關系所,如中文系提供編劇、文案;學生社團提供人力與演員等共同創作;亦可
               辦理相關比賽,徵求好的微電影劇本或作品,以做為輔導推廣之用。





                                                       溫馨小提醒

                        大專校院輔導單位常見的困擾是,各項輔導活動的參與者常是原本就對輔導議題
                    感興趣的師生,反而有輔導需求的族群未能來參與。因此,必須更廣泛地蒐集資料,

                    包含搜尋相關網路社交平台,如 IG、FB、LINE 或 BBS 等,或透過輔導志工的回報,
                    了解學生關心討論的話題,據以設計相關輔導活動。當然也可運用輔導志工、輔導股
                    長和班級導師等人力資源,定期針對不同的輔導議題,對全校師生實施抽樣訪談或問
                    卷調查,以了解全校師生對相關輔導議題的認知與需求。此外,分析每年介入性與處

                    遇性輔導的相關數據,亦可發現潛在族群的輔導議題需求。
                        辦理大專校院發展性輔導工作,通常需要撰寫專案計畫與執行,這也是許多大專
                    校院專業輔導人員的主要工作之一。然而,一般國內的心理與輔導相關系所的培養課
                    程較少對此有所著墨,因此,進入實際校園輔導工作場域,這方面的經驗累積頗為重

                    要,最好有資深的專業輔導人員協助新進專業輔導人員做好經驗傳承,較能掌握輔導
                    成效。
                        諮商輔導中心(組)要思考如何發揮在學校行政上的影響力,才能使輔導工作的
                    推動更為順利。由於諮商輔導工作很多時候是在做學生心性上的潛移默化,本不易看

                    到立竿見影的成效。因此,有時在學校經費資源與人力安排決策時,便會被低估其重
                    要性,因此,諮商輔導中心(組)應該運用各項開會時機,表達輔導立場,特別是學
                    校相關法規訂定時,是否考量到對學生與教師人權的尊重。而發揮影響力的方法,除
                    了透過輔導主任(組長)本身的專業素養與人際能力外,更可佐以諮商輔導中心(組)

                    的相關統計數據及研究,及輔導活動舉辦時所蒐集到的學生回饋意見,以增加說服
                    力。









     79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