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106年度-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
P. 27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五、食品被污染或處置錯誤之場所分類狀況分析
臺灣氣候潮濕,適合微生物生長,
未烹煮之食材或烹煮後之菜餚於室溫下
放置過久、加工過程生熟食交叉污染、
環境未保持清潔、冰箱貯存過多食材或
調理人員未養成良好衛生操作習慣等,
皆有可能造成食品中毒事件之發生。
Q15 106 年食品被污染或處置錯誤之場所分類統計前 3 名為何?
A15 依據 106 年統計資料顯示,以供膳之營業場所案件數 27 案最多,其
次為食品工廠及自宅 9 案。
六、食品中毒調查處理
Q16 發生疑似食品中毒該怎麼辦 ? 衛生單位會怎麼做 ?
A16 1. 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稱為一件食品
中毒案件。民眾若發生疑似食品中毒,應儘速就醫並配合衛生單位
調查,以釐清食品中毒發生原因。
2. 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接獲疑似食品中毒案件通報,將會依「疑似食品
中毒事件處理流程」( 附錄二 ) 調查,除調查業者是否符合 GHP、
HACCP 及相關規定,另外將採集食餘檢體、患者及工作人員人體檢
體檢驗,以釐清病因物質及發生之原因。同時衛生局將依案件影響
程度,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41 條之規定,命食品業者限期改善
或派送相關食品從業人員至各級主管機關認可之機關(構),接受
至少四小時之食品中毒防治衛生講習;調查期間,並得命其暫停作
業、停止販賣及進行消毒,並封存該產品。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