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1 - 保險法及相關法規
P. 1411

伍、其他重要相關法規、行政釋令( 函) 及自律規範   1379


          第十四條
             本法所稱聯合行為,指具競爭關係之同一產銷階段事業,以契約、協議
             或其他方式之合意,共同決定商品或服務之價格、數量、技術、產品、
             設備、交易對象、交易地區或其他相互約束事業活動之行為,而足以影
             響生產、商品交易或服務供需之市場功能者。
             前項所稱其他方式之合意,指契約、協議以外之意思聯絡,不問有無法
             律拘束力,事實上可導致共同行為者。
             聯合行為之合意,得依市場狀況、商品或服務特性、成本及利潤考量、
             事業行為之經濟合理性等相當依據之因素推定之。
             第二條第二項之同業公會或其他團體藉章程或會員大會、理、監事會議
             決議或其他方法所為約束事業活動之行為,亦為本法之聯合行為。
          第十五條
             事業不得為聯合行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而有益於整體經濟與公共利
             益,經申請主管機關許可者,不在此限:
               一、 為降低成本、改良品質或增進效率,而統一商品或服務之規格或
                   型式。
               二、 為提高技術、改良品質、降低成本或增進效率,而共同研究開發
                   商品、服務或市場。
               三、 為促進事業合理經營,而分別作專業發展。
               四、 為確保或促進輸出,而專就國外市場之競爭予以約定。
               五、 為加強貿易效能,而就國外商品或服務之輸入採取共同行為。
               六、 因經濟不景氣,致同一行業之事業難以繼續維持或生產過剩,為
                   有計畫適應需求而限制產銷數量、設備或價格之共同行為。
               七、 為增進中小企業之經營效率,或加強其競爭能力所為之共同行
                   為。
               八、 其他為促進產業發展、技術創新或經營效率所必要之共同行為。
             主管機關收受前項之申請,應於三個月內為決定;必要時得延長一次。
          第十六條
             主管機關為前條之許可時,得附加條件或負擔。
             許可應附期限,其期限不得逾五年;事業如有正當理由,得於期限屆滿
             前三個月至六個月期間內,以書面向主管機關申請延展;其延展期限,
             每次不得逾五年。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