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暴力與心理健康
文/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陳怡青
幾乎所有親密關係暴力的研究都顯示,受暴者長期在暴力環境之下,會出現低自尊、社會孤立、消極被動、缺乏對危險的判斷力、依賴、自責、缺乏自我意識等;而更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憂鬱反應、身心症、酗酒或物質使用等情形。這樣的情緒及身體的反應,可能使受暴者情緒及生活功能紊亂,進而影響社會角色與功能,加深其受暴的合理化現象,成為家庭系統的替罪羔羊。

另一方面,對親密關係暴力成因的探討雖提及加害人個人的精神疾病或過度性飲酒的問題,但事實上,他們真的符合DSM-5診斷系統中「思覺失調症」、「重鬱症」及傳統觀點中「酒精/藥物成癮」的比例不高。大多數的施暴者,對受害者處境及自身的心理困境都難以覺察。會覺察到心理健康需求的時機多是在親密關係暴力事件進入司法流程之後。保護令聲請、審理與執行期間的漫長歷程,使得加害人面對前所未有的情緒及生活壓力,在時間及機會的壓縮下,甚至會出現比平時更激烈的憤怒情緒及衝動行為,有些則變本加厲地使用酒精或成癮物質。

親密關係暴力議題下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同於衛生當局所習於關注的精神疾病議題,前者有明確的社會文化影響因素;而後者則多著重腦部內分泌系統的失衡現象。但無論是受暴者或施暴者,都有可能會出現憂鬱反應、身心症狀、過度飲酒或不當用藥的情形。在處置上,對當下所面臨的心理或精神困境有所覺察,將會是後續介入的重要基礎,而生理、心理與社會影響因素的同步處理,將對當事人後續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助益。

※ DSM-5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8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