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醫衛舞台,臺灣從不缺席!
享新知
人氣(14)
自1997年來,我國為重回世界衛生組織而持續努力,事實上,在國際醫衛舞台,臺灣從來就沒有缺席,無論是其他發展中國家遭遇公共衛生困境,或重大疫情等,臺灣都提供自身經驗,幫助其他世界夥伴度過難關,而這樣的努力,也頻頻獲得國際醫衛界的肯定。
印尼蘇拉維西島的巴里巴里 (ParePare)、巴魯 (Barru) 都是印尼偏遠小鎮,距離首都雅加達1000公里以上,當地醫療資源缺乏,加上醫療費用昂貴,不少唇顎裂患者無法接受治療,有的患者嚴重到吃東西時,食物會從嘴巴掉出來,但他們只能默默承受外界異樣眼光。而這一切,就在2016年5月8日至12日,因為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 (Taiwan International Health Action, TaiwanIHA) 與日本亞洲醫師協會 (Association of Medical Doctors of Asia, AMDA) 到當地提供醫療手術服務,而有了改變。

這一次行程,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 (TaiwanIHA)邀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長庚紀念醫院及中英醫院等共同籌組9人醫療團,前往當地為23名唇顎裂患者修補容顏。接受唇顎裂手術的患者有小孩、青少年,也有年事已高的阿嬤。醫療團醫師為每位患者進行2、3小時的唇顎裂手術,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自信、笑容。

近年來,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 (TaiwanIHA)與日本亞洲醫師協會 (AMDA)持續合作,至斯里蘭卡、印度及印尼等國進行白內障、牙科及唇顎裂手術等醫療服務,當地民眾也對臺灣留下深刻且美好的印象。

臺灣是全球醫衛界重要夥伴!
醫療無國界,而這一切的起點,都來自臺灣對世界的愛,以及對世界的人道關懷,也因為這樣的理念,外交部與衛生福利部在2006年3月共同成立「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 (TaiwanIHA),其任務為整合政府與民間醫衛資源,辦理國際醫療衛生合作及人道援助工作。TaiwanIHA 積極對許多發展中國家弱勢及貧困民眾伸出援手,另外在2008年厄瓜多水災、同年緬甸風災、2010年海地地震、2011年紐西蘭地震、2015年尼泊爾地震等重大災難發生時,也都可以看到臺灣團隊熱心救援的身影。

此外,為協助發展中國家能力建構,TaiwanIHA所參與之國際醫衛活動亦拓展到中長期醫衛計畫。2014年配合外交部辦理「太平洋6友邦及友我國家醫療合作計畫」,其中包括於馬紹爾群島及索羅門群島辦理臺灣衛生中心計畫、於帛琉、吉里巴斯、諾魯及吐瓦魯辦理臺灣醫療計畫,另外於斐濟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辦理行動醫療團等計畫,派遣醫護人員提供當地民眾醫療服務,並協助進行各項公共衛生推廣活動,包含寄生蟲防治,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及婦幼衛生工作,將臺灣的醫衛專長分享至醫療資源缺乏之地區,提供受援國永續經營之醫衛協助。此一模式不僅建立在地化的合作,也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所強調透過多邊合作交流,全球夥伴關係之推動。

培訓國際醫療衛生人才 與世界緊密相連
不只中長期醫衛合作或是短期醫療任務,衛生福利部也在2002年成立「臺灣國際醫療衛生人員訓練中心」(TIHTC),整合國內醫療衛生及學術資源,將臺灣先進的專業醫衛知識及技術分享予國際社會,訓練國外醫事相關人員,協助提昇其人民健康水準。TIHTC成立至今,已成功培訓來自62國、近1500位國際醫療、衛生人才,這些專業人才遍及全球,透過這些專業人才,臺灣與世界的連結也就更加緊密。

2005年,衛生福利部啟動了專案援外計畫「醫療器材援助平台計畫」(GMISS),將國內閒置、可用醫療資源捐贈予友邦與我友好國家,並提供援贈器材教學、安裝、儀器維護等服務。自實施以來,已完成99件捐贈案,捐贈超過5千多件醫療器材,共有32國受惠,遍及亞洲、南太平洋群島、中南美洲與非洲,幫助受贈國醫療環境大為提升。

臺灣的努力,全世界都看到了!
從國際醫衛援助計畫至醫衛人才的培訓與醫療器材的捐助與維護,臺灣團隊在國際醫衛領域的貢獻,世界各國有目共睹,而這樣的努力也會一直持續下去,除彰顯臺灣積極回饋國際社會之熱忱,更鼓舞國內外夥伴加入國際醫衛援助的行列,攜手合作,共同為全球人民之健康與福祉盡一份心力!
GMISS團隊前往多明尼加當地醫院,進行儀器維護安裝,並教導操作使用。
TIHTC培訓上千位醫衛人才,為國際醫衛界注入新活力。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8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